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知识 > 正文

楷书中“竖”的书写要点

在学习书法写作的过程中,这次我们来讲讲“竖”概念。为了让喜爱书法的朋友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在书法写作过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有名气的书法家也是经过了多年的练飞才有此成就,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了横画的写法,再学竖画就容易多了。藏锋和露锋是楷书竖的两种起笔,收笔有回锋、敛锋、放锋三种。

汉字一般横多竖少,竖是字的骨干,常起着支柱作用,所以,竖不仅要写直,还要写得劲健挺拔。

竖主要有两种:“垂露竖”和“悬针竖”。竖的写法和横画基本相同,但方向相反。横画是直落,而写竖是横落。开始时,将笔锋由下向上逆行一小段,这叫“逆锋而起”,比直接横落要含蓄而又浑厚一些。横落笔后,将锋调正,向下运笔,行笔时要沉着凝练,要稳要准。达到一定长度时,将锋略提起,稍微向左迅速有力地回上,藏锋收笔,即“无垂不缩”。这样,会使竖画的末端像水滴形状,叫做“垂露竖”。如果收笔时出锋,在笔画之外取势空收,就成“悬针竖”。“悬针竖”不能收笔过早,应笔下行至三分之二处后稍为按笔,使中间饱满,才徐徐向下提收如针状。上述两种竖法,在独体字中,宜交替使用为佳,但作为左偏旁的竖,则不得用悬针,只能用垂露。

竖应写直,但书法上对于直的概念,并不是要绝对垂直于水平线呈90度角,写得似电线杆般僵直,毫无变化。写横画要“平中求不平,不平中求平”,写竖画也应该“直中求不直,不直中求直”,直中见曲势,才不至于呆板。此外,遇到同一个字有两笔竖画时,要注意向背得宜,姿势生动。

(1)圆笔竖的写法。圆笔竖和圆笔横的道理一样。例如:颜体“介”字的最后一竖,柳体“用”字的中竖都是圆笔起笔、收笔出锋的,称为“悬针竖”。

①向左上逆锋起笔;

②提笔圆转;

③中锋向下行笔;

④逐渐提笔;

⑤出锋收笔。

这种收笔出锋的竖画虽称为悬针竖,但并非出锋处如针尖一样锋利,逐渐提笔到锋尖处行笔须慢一些。在提笔出锋的时候,笔向空中提起要往相反方向(往回)收笔,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悬针竖收笔出锋处的锋尖不过宇尖细,而是比较厚实。然而,收笔也不能太秃,如果不是笔锋离开纸面以后才空回,而是在笔锋尚未离开纸的时候就往回收笔,那么悬针处就会变成下文要谈到的“垂露”了,这就是悬针和垂露的区别。古人常告诫我们在写悬针竖时要“笔笔送到”,也就是说,要靠手臂、手腕的运动,使笔杆始终保持与纸面接近垂直的状态,逐渐将笔提起,一直送到锋尖处。切不可手腕枕纸,仅靠手指的拨动,快速地一扫而过,若用这种方法写悬针,出锋处势必虚散不聚或尖细薄滑,成为病笔。

也许有人要说,在电视里常看到书法家在写悬针竖时,快速果断地将笔一扫而过,为什么书法家可以这么写,初学者就不可以呢?这是因为书法家在即兴表演时大多写的是行书或草书,他们有着坚实的基本功,笔到力到,快而不漂滑。

(2)方笔竖的写法。方笔竖与方笔横的写法也基本相同。例如颜体、柳体的“十”字,竖画就是方笔。

①向右切笔直下;

②提笔;

③顿笔折锋;

④中锋向下行笔;

⑤逐渐提笔;

⑥出锋收笔。

方笔竖画的起笔与方笔横画的起笔一样,直下起笔是欲竖先横,横向切笔,然后是很重要的步骤——提笔,如果没有这一步,直下起笔后直接下行,必然会出现笔锋在竖画左边,笔肚子在竖画右边的偏锋运笔,形成左边光洁、右边毛糙的病笔竖画。因为笔毫是圆锥状的,如果切笔直下是用“东面”的笔毫完成的,提笔后的折锋下行是用“南面”的笔毫来写的,那么仍然是中锋运笔,这也叫八面用锋。

书法的神奇之处总是那么令人向往,喜爱书法的朋友都喜欢在家中或办公室里定会挂上一幅书法,书法也在许多的酒店里以对联的形式挂在其中,以作装饰,也可供顾客们观赏。也有的朋友以书法作为礼品送给朋友,也是不错的想法。

 

 

标签:
沪ICP备0905407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