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马,1908-1990,别名千里,广东番禺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上海文史馆馆员。
天马先生自幼经家父指点而学书,遂成毕生之事
岳飞满江红词 李天马
集周金文撰句联 李天马 业。青壮年时代,虽在任职,却乐于书道,壮游大 江南北,请教书坛前辈,博览碑帖墨迹,遍习二王、怀 素、吴大澂、黄牧甫诸家,书艺渐人佳境,声誉鹊起。后 应聘于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书法专业,继而被广州市委 聘为文史馆馆员。移居上海后,即调任为上海文史馆 馆员,自额居所为“希逸斋”。此后三十年间,身居书 斋,潜心研究,书法六体俱通。字大如斗,或小及蝇头, 无不精到,为书坛留下大量墨宝、诗文和论著。
先生楷书严谨,深得欧阳询之峻美;小揩疏朗、宁 静,更有王宠之清秀;行书出于二王,独具风韵,曾有临 王字后的题跋云“凍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 劲,和之以闲雅,余虽不敏而心向往之”,足见其所求。 之后,先生沉湎于章草、狂草之中,老笔纵横,波澜壮阔,深得赞誉。周金文、甲骨文更为先生所钟爱,常撰 句作诗和对联自娱,并酬所求。时至晚年,人书俱老, 炉火纯青。先生之草书、金文更为世人所珍视。先生不 写隶书,留有余地。
治学严谨,对书道理论研究至深,常有精辟 点评,以启迪后人。其生平代表专论有〈石涛题画诗 跋〉、〈广东书画家生卒年表〉、〈论书锥指》、〈王右军行 樣帖〉、《名帖的真迹与赝本〉、〈张冠李戴的王帖〉等等, 见于大陆和香港之重要报刊。〈张氏法帖辨伪、余氏书 录辨伪〉洋洋数万言、涉前人卷帙浩翰,所评鉴之按语, 确凿有据,为书界之重要专著。他为其老友,现代书法 大师沈尹默论书诗集注之后出版。又与重庆好友许伯 建合辑《墨标稚奏〉,刊录唐宋以来论书诗。〈楷书、行 书技法》深入浅出,为学书入门之普及教材,1984,1989年
〈希逸斋论书诗〉是天马先生得意之作,其中“七律 咏怀五首”以诗言志,意境髙远。另有七绝12首,纵论 古代大书家,独陈己见,一语中的,读罢令人叫绝。还 有数十首诗评析前古碑帖和理论,上下千年,褒贬有 据,真知溢于字行间,足堪后人深思。
1963年,先生主拍科教片(怎样写好毛笔字夂 1982年为电影《笔中情〉之书法顾问,导演见李老白 发、霜眉、银髯,如同仙人道士一般,竟临场发挥,加拍 一戏来描写“王羲之”壮游名山大川时求访名师之情 节。
先生一生澹泊名利,与世无争。家里陈设简朴而 典籍充栋,从不为财劳形,为物役使。先生在沪收录弟子,以品德为第一条件。每周两次上课,慈颜劝学谆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