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知识 > 正文

隋朝书法艺术

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结束了汉末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混战局面。南北文化的大 融合,使书法出现清新遒丽的新书风。唐朝建立之后,唐太宗倾心书法,以天下至尊的地位来 推崇王羲之,瘦劲淡雅之风笼罩初唐书坛。唐太宗敕立书学,以书取仕的措施,使朝野上下莫 不笃重书法,趋之若鹜。贞观、开元之治,经济繁荣,国威远扬,这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更把书 法艺术推向了亘古未有的高峰。有唐一代书法,真草篆隶行,百花齐放,争奇斗妍;欧虞褚薛, 李孙颜柳,颠张狂索,群星熠熠,组成了中国书法史七空前绝后,最为辉煌的图卷。颜真卿溥采 百家,陶冶南北,集楷书之大成,立百代之法规;张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喜怒哀乐,于书发之, 使书法开始了纯抒情的艺术历程。张草颜楷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两座里程碑。

隋朝立朝仅二十九年,但在书法史七却有重要的地位。隋代书法上承汉瑰六朝,下启唐楷 诸家,为唐代楷书法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隋代书名较高的书法家房彦谦、史陵、释智果对后世影响不大,而《龙 藏寺碑》、《曹棺庙碑》、《信行禅师砖塔铭》、《贺若谊碑》、《孟显达碑》、《董美人墓志》、《启法寺 碑》、《苏孝慈墓志铭》、《赵芬残碑》等碑刻,却为我们展示了南北全面大融合后新的书法风貌 ,使我们看到了唐代楷书的渊源所自:《龙藏寺碑》的瘦劲宽博、平正冲和的气 息,《丁道护碑》浑朴遒丽的面貌,《孟显达碑》的严谨,《董美人墓志》、《苏孝慈墓志》的精工秀 美,《曹植庙碑》的雄伟古拙,《赵芬残碑》、《贺若谊碑》的端正方挺,《信行掸师砖塔铭》的匀稳精 能,实幵欧、赓、渚、颜先河一一他们都是由此出发而上攀揩书顶峰的。

隋代新书貌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隋以前,南北书法亦有交流。北人珍视南帖,南人亦学 北书,而且南北书法都是在钟王法书的基础上演进的,从隋代与南北朝墓志碑碣七的书法比较 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隋代的统一,南北文化的大交流,更全面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唐代承其遗风,加上隋朝旧臣處世南、欧阳询的创造,至唐初,出于南北朝书法乂别于南北朝书法 的新书体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

沪ICP备0905407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