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讯息 > 正文

骨子里的贵气——说石瑞芳和她的书法

  石瑞芳的书法不惹眼,但耐看。在她的作品前,你得站定了看,才能看出味道来。

  站定了看,一定是看“门道”的;看热闹的,在她的作品面前不会驻足。

  说女人耐看,不是因为她漂亮或者花枝招展,而是说她有气质。

  石瑞芳的书法就有一种气质在。一种朴素中的儒雅之气,一种骨子里透出的静美大气。

  石瑞芳诸体皆能,行草示人居多。行书面目宽博而不磅礴,却冲和而简远。

  宽博,可能得之于先父之颜体榜书;而不磅礴,是其间隔于父的着意修炼。

  冲和是儒家境,简远是魏晋风,石瑞芳参悟并于颜体融合,形成自家风貌。

  这是她的美学取向。

  观其笔法,随性随形而运,不刻意工笔,无姿媚俗气,少女性的精致与婉约秀美;也不极尽恣肆,无樵夫的彪悍与粗狂雄强。

  中锋运行,线质有毛涩感,时见侧锋,使转圆融,字相朴君妍臣;偶有篆书章草笔法参入而显古意。

  哪怕是行草书,也不过分解构字形,不过分夸张起落收放;素线构字,左右开张,主笔扛鼎,字字有生气,有正气。

  轴线结篇,以开合聚散、笔轻墨重、大小干枯、短长肥瘦之变化抒写情绪起伏与行笔韵律,时有王铎墨意,为之生气盎然;字字笔断脉通,干净利落,不左右摇摆,少纤丝连环。磊磊落落,有君子气。

  哪怕是她的隶书、小楷也弥漫着自然简远之萧散气质。

  在石瑞芳书法中看不到炫技、追巧等时风,看不到道家出世游物之无为和释家悲怀极乐之虚空。随处可见的是她脚踏实地,坚守传统,执着于儒家中和审美诉求,刚柔并济,动静相生,从容之中彰显质朴自然之韵致和文质彬彬之气质。

  这或许跟石瑞芳既有父亲的北方雄浑磅礴之血脉又有母亲南方小桥流水之血脉的遗传有关系。

  可贵的是,石瑞芳没有宗其一脉不及其余,而是以儒家之中庸取舍了两脉,熔炼一炉,而形成自家中和自然书法之美。

  儒雅之气缘自于何处?一是基因遗传,二是后世修学。

  石瑞芳祖籍天津,母亲江苏镇江人氏。都是世家,自拥深厚文脉。

  父亲石宪章,书法名满全国,其榜书尤得世人珍爱。

  石瑞芳自幼得镇江焦山《瘗鹤铭》那只“晴鹤”召唤,启蒙与书道结缘,即跟父亲修习书法,勤勤殷殷,几乎遍临先古碑帖,涵泳千年书法传统,汲取古人笔法奥妙。滋养了石瑞芳一身的儒雅之气质。

  近年来,石瑞芳又重回秦汉,潜心篆书、隶书、章草。汲取秦汉营养,使自己的书法尽去尘俗,往向高古。

  

  父亲去世三周年的时候,石瑞芳赋长诗《父殇》以缅怀父亲。这是一首乐府古诗。乐府诗主要指汉时古诗,多写战乱年代民众之苦情以及亲人离别之悲戚。

  石瑞芳失父三载,“灵与肉具空,泪以化诗”,拟古缅父,全诗九十句,句句景语情语,句句情真意切,如杜鹃啼血,感人至深。

  石瑞芳从小生长在江南,有江南水乡诗情画意气质;又受父亲耳濡目染,自小学习四书五经以及古典诗文,打下了扎实的古典文学基础。及后,读大学、研究生,修习文学。

  石瑞芳喜欢中国古典文学,作《学书十二意》书论,文言笔法,语言凝练,立意独到,既见古文功力,又见书学见地;善古体诗,喜欢李清照,出版诗集。

  “烟岚翠锁水风岚,岳岸鸟林映齐天。犹觅壁端旧碑影,心如晴鹤欲翩翩。”(《游焦山》);

  “看遍长安未见花,淄衣青眼笑天涯。闲无写就鱼无水,才了秋阴日又斜。”(《读八大山人画》);

  “总角喜闻墨花香,斜攀父背描二王。而今失却个中趣,书外精神涵泳长。”(《学书断想之二》)……

  古典诗文,成了她记录生活、游历、读书、学习书法心得之载体。诗词成了她的生活,她的生活也就濡满了诗意。

  大家闺秀,书法家,诗人,女人,合成了一个石瑞芳。难怪石瑞芳浑身弥散着大气和儒雅之气!

  诗意的生活,是中国古代士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承载。

  这当然是一个书家传统文化修养的折射,但我以为,绝不仅于此。诗意的生活者一定富有浪漫的情怀。诗为心志,书乃心画。

  于书家而言,诗意的生活使她拥有了诗意的“心画”表达,拥有了“心画”与“心志”灵感的琴瑟共鸣,拥有了诗人丰富的艺术形象思维特质,拥有了诗与书之意境构筑的通感互助通途——更易于进入审美创造的妙境,给书法艺术家插上飞翔的翅膀。

  如若书写自己创作的诗词文赋,就更易于让诗文情意羽化而升华,就如同王羲之写自己的《兰亭集序》,颜真卿写自己的《祭侄文稿》,苏东坡写自己的《黄州寒食诗》——都成全了他们书法艺术之巅峰成就。

  石瑞芳,就正走在这样的一条书法艺术路上。

  极欣赏石瑞芳在她的一本书法集后记文末写的一段话,“夜深人静,我默默地临写《瘗鹤铭》来,驻笔观望,只见一只白鹤越窗而出,亮亮的飞向南方,飞往书法的灵山虚谷,去做一次书法精神的涅槃……”这就是一位诗人,以诗的形式表达她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追寻!诗意、浪漫,当然高远。

  

  我因为有《中国西部书画》网主编这个闲差,便有幸经常跟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参加下基层诸多活动,一来二去就熟识了主席石瑞芳。

  活动间隙,大家常坐在一起聊天,石瑞芳总是平易而谦和,说话张弛有度,不虚妄,不激厉,低调而雅致,有亲和力。着装总素雅却端庄,有大家闺秀之仪态。

  时间久了就发现,石瑞芳身上弥散一脉静美大气,一种隐于质朴后面的儒雅之气。

  那是一个人特有的生活底色和生命气质。让你面对她的时候,不得不付出一种尊敬。

  更多的时候,是听她每次活动伊始讲述她的“书香长安”愿景。

  我理解,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文化积淀深厚。那积淀深厚的文化就是贵气。

  石瑞芳对这座古城有着深厚的感情并及使命意识。她意欲通过不遗余力的书法活动和艺术努力打造西安书法名城,使这座古城,使这座古城的人们,有艺术的审美,有审美的生活,以恢复古城原有的厚重与风态,使其美丽的有书法气韵,有文化内质。

  履职西安市书协主席以来,石瑞芳竭力为“愿景”努力着。

  举办翰墨长安国际书法艺术节,向世界推荐西安的历史文化,让西安回归中国书法古都的身份,成为书法家朝拜的精神家园;

  创办长安书法艺术交流中心,为书法艺术家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平台,既可自家砌磋,亦可请进来交流,让本阜书家开阔眼界,感知全国书法艺术发展前沿与高峰的迷人风景,并以观照自己的书法精进路径与审美取向,占取中国书法创作前行的艺术制高点。

  带领书法家参观王羲之、颜真卿故里等书法历史遗迹,寻求中国书法之精神;组织撰写书学论文,鼓励让书法家研究书论;举办诗词学讲座,提升书法家中国古典诗词修养。

  带领西安市书协主席团艺术家们走进社区、军营、农村、学校、厂矿,送书法到老百姓中间去,让市民感受到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魅力和美好,带动基层书法艺术活动的活跃发展与繁荣。

  举办大学生书画展、青少年书法展、挂牌学校书法培训基地,让孩子们身受传统书法文化的滋养,成为有文化修养、有艺术审美、有责任担当的书法文化“薪火”传承者。

  石瑞芳还以陕西省政协委员名义提议案,建立“陕西文字博物馆”。

  让古城西安氤氲书法文化的气息,回归古城文化气质的原本,这是石瑞芳和她的伙伴们的文化愿景和责任担当,也是一种大情怀。

骨子里的贵气——说石瑞芳和她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