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知识 > 正文

二王书法之简析

行书是“介于草书、正楷之间的一种字体。它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没有正楷那样端正。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相传始于汉末,流传至今。”(见《辞 海》〉。行书与草书比较,行书虽然也有@画的联绵,但不象草书那样偏旁互相假借,而且上下 字之间的笔势往往牵连相通。行书与楷书比较,行书虽然也比较好认,但笔画有减省,有相连, 以褚本兰亭为例,“ 口”字减笔,如“脉、品、故、风、临、揽”等;点画相连,如“趣、和、俯、视、乐”等; 点阃缩简,如钩不趟捺作点,而且行书的笔画不象楷书那样平直,如“喻之”。

第一位载于史册的行书书家是刘德升。晋卫恒《四体书势》说魏初钟繇、胡昭的行书都是 向东汉刘德升学的。在刘德升以前,行书已在人们的实践中自然产 生,并在社会上流行。 义真正使行书的书法技巧完备起来,使行书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 艺术品种,其功绩则要首推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因官至右军将军,所以,又称王右军。后辞官定 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书法初学卫夫人,继而学钟繇及秦汉碑 刻,精研体势,推陈出新,成为一位集大成的、影响空前巨大的书家。

传世的名帖有《兰亭序》、《快雪时晴》、《二谢》、《姨母》诸帖,其中《兰 亭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僧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对后世影响也较大。

王羲之《兰亭序》原本虽不得见,但从莩本墨迹中也可以领略一些大概。《兰亭序》的总体效果是和谐的,这里面有多种对立因素的统一。认为结体似奇反正是它的一大特点:线 的穿插仿佛漫不经心,穿插的结果却十分平稳,然而它又不同于“状如算子”的平正。就字来说 重心是稳的,就线来说长短疏密错落有致,巧妙地处理了奇与正的辩证统一。行笔若断还连是 它的另一个显著特点。行笔不激不厉,&度适中且接近均匀,既不是一掠而过,也不是迟滞盘 旋,而是从容挥洒,时有节制,欲行则行,要止便止。有时轻,有时重,这是腕的提按所致;有内 敛,有外张,这是腕的导送使然。轻、重、浮、沉、疾、徐、便、涩,凌空取势,但又准确细膩,从而奠 定了运腕行笔、提按导送、轻沉便涩笔法技巧的基础。犹如太极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虚实 变幻,刚柔相济,自始至终充满着生机,给人一种清新、醇厚、典雅、劲健的艺术享受。 王献之是历史上影响极大的又一行书名家。
王献之,字子敬,是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二王”。 献之初学书法的时候,王羲之的书法已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献之在十五六岁以前完全学 习其父的书法,后来他意识到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曾建议其父改体,明确提出了“法既不定, 事贵变通”的主张,在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传世#《鸭头丸》、《中秋》、《廿九日》向我们展示了与羲之迥异的风貌。前人用内撅、外拓来说明二王的不同,沈尹默先 生则阐述得尤为精辟。他说:
大凡笔致紧敛,是内擗所成。反是,必然是外拓。……内挪是骨胜之书,外拓是筋胜 之书,凡此都是指点画而言。……我们现在可以用玉质来比大王,金质来比小王,美玉贞 坚,宝光内蕴,纯金和柔,精彩外敷。……内搬近古,外拓趋今,古质今妍,不言而喻。
如果二王互相比较,就可以看到右军笔法偏于质朴,近古;大令笔法偏于妍丽,趋今。所以 南朝王怙早就说大令“变右军法为今体,字画秀媚,妙绝时伦”。他的变主要表现在流便简易, 险峻惊奇,不再追求右军的灵和,而着意于更好地抒发丰富的感情,于是行笔开放,追求线的妍 润圆腴,放纵的趣味增多了。由于他更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他的“外拓”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喜爱。后世书家往往二王并学,但是有所侧重,或内搬居多,或外拓为主。以学大王內撅为主 的,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李建中等;以学小王外拓为主的,如徐浩、颜真卿、怀素、 米芾等。当然,也并非可以机械地、绝对地分开的。

二王笔法的流传,主要靠墨迹。后代书家通过二王的作品揣摩他们行笔运腕的手法,久之 必有所悟。另一条途径就是师承相授。其间,陈隋僧智永起了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初唐几家的行书虽都学二王,但又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