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知识 > 正文

魏碑书体的艺术特点

巌有为在尊碑、侣碑的思想指导下,对媿碑字做丫精辟的探讨和总结.对媿碑字的艺术特 点、总体精抻、用笔、结字做了高度慨括,提出了媿碑书体的“十美”:
古今之中,惟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 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 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媿、南碑有之。
整体气势美。媿碑书体重气势,重魂魄.魏碑书体有大丈夫气,有古秀之姿,这是为后世书 家所公认的。康有为在论媿碑的“十美”中将魄力维强,气象浑稗,放在“卄美”之首颇为恰当,
诚然,康有为出于推崇碑学,对媿碑的评论,似有过激之处,但是为了尽快矫卍“馆阁体”毫无生 气的积弊.大声疾呼地推崇倡导,也无可厚非,而且这“十美”也较全面地总结了各个不同时期 的痄崖、墓志、造像记、碑碣的艺术特点,对研究魏碑的书风,推动媿碑书体的学习颇为有益。 书法艺术和其它形态艺术一样,都遵循着古质今妍的变化规律,当它发展到极为妍美之时,其 效果不免显得单一、呆板。美的表现方法的运用日趋程式.往往会使艺术牛命衰颓,审美的逆 反心理使人们追求椎拙、自然、简朴的美,这大概是清代中期倡导碑学的实质原因吧。 对于康有为提出的“十美”,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第一,整体气势美:魄力雄强,气象浑穆丨精沖6动。 第二,笔法美:笔法跳越,点画峻厚,骨法洞达,血肉丰美。 第三,结构美:意态奇逸,兴趣酣足,结构天成。

整体气势美。媿碑书体重气势,重魂魄.魏碑书体有大丈夫气,有古秀之姿,这是为后世书 家所公认的。康有为在论媿碑的“十美”中将魄力维强,气象浑稗,放在“卄美”之首颇为恰当,他道出了这“十美”总的精华,无论是摩崖的擎窠大字,碑碣、造像记中的字,或墓志铭的小字, 大都呈现出鈇放的气势,伟雄的奇姿。尤其是康有为称之为方笔极轨的《龙门二十品》,雄强之 势恰如松柏之苍雄,铁石之凝重,武士之刚健,是这种古拙之美的代表。上图所示的三个媿碑 字,为方笔一类,结体茂密,点画峻厚,雄奇角出,突出了整体魄力的雄强。
整体气势的魄力雄强,气象浑穆,并非专指魏碑书体中的方笔一类,圆笔、方圆并用的作品 也是如此,下图所示的“钣(灵广、“览(觉〉” 二字为媿碑圆笔,结体端庄而丰满,用笔饿骨于内, 强调空间洞达,突出了整体上的气象浑穆。

圆笔媿碑
方笔峻雄,圆笔浑穆,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媿碑的特点,即魄力雄强之中寓浑厚之气,气象浑 穆之外溢维强之感。书贵势险,复归平夷;魏碑体的精神I动是在险峻、端庄、凝重的基点七出 现的自然变化,端庄而不矜持.凝重而不刻板。清代包世臣说:“北魏字有定法,而出自在,故多笔法美。笔法美包括笔法跳越,点画峻厚,骨法洞达,血肉丰美。
笔法跳越首先要讲笔画的曲涩之功,涩中求曲,多曲成线,如诗词的平仄,音乐的旋律,有强烈的节奏感。
点画峻厚。雄强斫转为笔峻,力沛骨强为笔厚。点画峻厚是学习魏碑书体必备的形质之功。
骨法洞达。书法的骨法洞达与谢赫画论的骨法用笔同为-辙,强调力,强调骨,强调浑凝 之气,强调笔与笔之间的空间洞达。疏而不铋凋,密而不显稠。
血肉丰美就是点画强骨丰肌广骨强则血肉生焉”,丰而不腴,瘦而不瘠。 康有为对魏碑体笔法几个美的因素的探求,无论笔法跳越也好,点画峻厚、骨法洞达也好, 所以能有如此美的质感,是因为书家全以力出,全以神运。有力方能厚,有力方能涩,有涩方能 曲,有曲涩之功始能跳越。笔法跳越,结体多姿,始能精神飞动,兴趣酣足。

以《郑文公上碑》为例,下图“人”字,虽然只有两笔,却气象浑穆,骨法洞达,疏而不凋,神完 气足。左撇有露锋之意,起笔先起后伏,行笔再起再伏,多曲成线,显而易见;捺笔大胆开合,长 足定势,著力中含,涩笔圆浑,精神飞动,富有端庄之感。再看“之”字,笔画不多,第一笔定向, 第二笔的“ 7 ”,笔法绞转,有弧向,起伏多变,如钢丝拧绞,笔与笔之间,疏朗豁达,最后一笔大 胆延伸,稳横定势,雍容大雅。

再以《龙门二十品》为例。5图是《贺兰汗》中的“觉”字,是方笔一类的魏碑体,全字雄奇角 出,点画峻厚,堪称是强骨丰肌。结体变方为纵,更突出了峻雄之势。全字上半部分密中见疏, 笔划丰实并有曲涩之力,峻点迠向有抻,故能在峻厚中有跳越之态。“…”部取侧势以加活气, 下半部“见”字如武士侧卧,右撇翘足,左边竖弯钩如膝盖前拱,有力顶千斤之势。
上图《始平公造像》的“鑌(灵〉”字可以说是点画皆方,整体端方雄强,从短点到长画都可以 清晰地看出丰实峻厚,血肉丰美,上部“雨”字头取侧势,中间的三个“ 口”并肩停立,持重有象, “巫”字的两横起到了浑凝地载的效果,两个“卧人”有脊骨之雄,虽点线繁多,但由于笔力的峻 厚,丰肌强骨的原因,仍然觉得茂中见疏,如铸器的通孔,法度严谨,玲珑剔透。
结构美。意态奇逸之美,兴趣酣足之美,结构天成之美,康有为总结这几美,当然也包括结 构美在内。结构美和全碑的整体美、笔法的点画有互相依存的关系。魏碑结构的艺术特点,就 是重动态,重自然,重意象。自然才会有奇逸之美,自然才会出兴趣酣足的味道,自然才会有天 成之趣。无论魏碑体擘窠大字或墓志的小字,在结构上都突出了重自然、尚天趣的特点。
下图《嵩高灵庙碑》是北朝初期的魏碑体(公元456年〉,书体似隶非隶,是隶转楷的雏型书 体,笔法多出自隶法,泯去波磔,有凝重峻厚之感。结体以隶法端方为基础,或扁或长,或大或 小,或纵或敛,体态多变。“真”字由方变纵,“而”字由扁呈方。“灵”字未知隶法结体而破匀称,
对比强烈,空间参差突出。“受”、“命”结体近似楷法,捺笔波磔上挑,全从隶书。书家以深邃的功力,任情恣性,纵横驰骋,细品每个字,趣味无尽,有天成之美。

在我国历代碑刻有很高地位。笔法多方街拔,泯隶法 而占意盎然。《张猛龙碑》笔势向右偏斜,体势纵出,结构变横为纵.借1上巧妙.不失贯心。试养 “修”字笔力劲健,结构取纵势,偏斜干左,全字神态楚动,似斜实正。“比”字丨1个短横笔向上, 两个竖笔也为仰式之态,似乎飘浮.但第1笔以横作点,山1:压万,不失逭心,使个字笔笔有势。几笔,体态多变,矛盾突起.细品起来,有自然天成之关,似沪它还能一变再变,趣味无尽。